用户名:密码:免费注册广告预定 | 会员服务 | 支付页面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枣的品种
分享到:
2018-08-04 10:28  来源:中枣网  前往:枣圈

  品种全称: 赞皇大枣

  品种又称: 赞皇长枣 金丝大枣

  主题关键词: 制干类品种 干果 果树 枣

  品种简介

  赞皇大枣

  品种来源:主产河北赞皇。为当地主裁品种,在赞皇已有400多年栽培历史。

  果实性状:果实长圆形或倒卵形。平均果重17.3克,最大果重29克,大小整齐。梗洼小,中等深。环洼窄小,较深。果面广圆,顶端稍凹陷。果面平整。果皮深红褐色,光泽较差,韧性好,不裂果。果肉近白色,致密质细,汁液中等,味甜略酸,含可溶性固形物30.5%,可食率96.0%,制干率47.8%。鲜食风味中上,干制红枣果形饱满,有弹性,耐贮运,品质上等。果核纺锤形,核内不具种子。在产地,9月下旬成熟采收,果实生育期100天左右。

  栽培习性:树体较高大,树冠多呈自然圆头形。树势强旺,发枝力较弱,单轴延长生长能力强,枝叶较稀疏。枣股圆柱形,持续结果10年左右。嫁接树第二年开始结果,产量高而稳定。适应性较强,耐瘠耐旱,喜光性强,在新疆南部表现较好,产量和品质都胜过原产地。在多雨、日照较差的淮河以南地区,产量低、烂果重,没有栽培价值。多用根蘖繁殖。

  大枣营养价值丰富,被誉为“百果之首”、“天然维生素之王”。赞皇民间谚语有“一日吃仨枣,百岁不见老”之说。明代典籍《独异录》记载:唐武帝李炎在位时,宰相李德裕(赞皇人)用赞皇大枣调羹进献于皇帝,其强身健体、延缓衰老作用明显。因此,赞皇大枣深得皇帝的喜爱。

  品种全称: 灵宝大枣

  主题关键词: 干果 果树 枣

  品种来源:主产于河南灵宝、陕县、新安和山西平陆等地。

  果实性状:果实大,扁圆形,平均果重22.3克,最大果重34克,大小较均匀。果肩广圆,略宽于果顶。梗洼浅广,环洼大而浅。果顶宽平,顶洼广、中等深。果柄较细短。果面平整,果皮中等厚,紫红色或深红色。果肉厚,绿白色,质地致密,较硬,汁液少,味甜略酸,含可溶性固形物32.4%,总糖23%,可食率96.7%~97.7%,出干率58%左右,制干品质中上。干枣含总糖70.2%,皮较脆,易裂。肉质松软,不耐压挤和贮运。果核较小,含仁率70%左右。在灵宝产区,4月中旬萌芽,5月下旬始花,9月中旬采收。果实生育期110天左右。

  栽培习性:树体高大,树冠呈自然圆头形,树势强旺,发枝力中等,枝叶密度适中,根蘖萌生力弱,生长较慢。80年生大树,树高10.5米,冠径7.6米。枣股圆柱形,持续结果7~8年。结果较迟,根蘖苗定植后5年开始结果,嫁接苗第二年少量结果,15年后进入盛果期,经济寿命约80年。19年生树,平均株产25.8千克,最高株产34.8千克;盛果期大树,最高株产可达150千克左右。采前落果严重,需适时采收。适应性强,耐旱涝瘠薄,抗霜力较弱,抗枣疯病。裂果较轻。

  栽培技术要点:根蘖萌生力弱,多用嫁接繁殖。株行距以7~6米×4~3米为宜。可采用摘心、环剥、喷植物激素等方法,促其早结果。采前喷50~70毫克/千克萘乙酸,防治采前落果。

  灵宝大枣为灵宝著名的三大宝(大枣、苹果、黄金)之一,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集中产于灵宝市境内沿黄河沙壤地带。品种以圆枣为主,又称疙瘩枣。果实大,多为短圆筒形,单果重25克左右,最大的达33克。果皮深红,肉厚核小,质韧汁少,味甘甜,肉质松软,风味佳,带有清香,含糖量高,适宜制干枣和酸枣。制作成的干枣富有弹性,压扁可还原,适于长途运输,因而驰名全国。鲁迅先生曾称赞说:“红枣极佳,为南中所元法购得。”著名翻译家曹靖华亦写诗赞道:“顽猴探头树枝间,蟠桃哪有灵枣鲜。

  梨枣

  该品种树势中庸,发枝力强,树体中大,当年栽植当年结果,3年丰产、产量稳定。1-3年生结实力特强,占总结果数的45%。其抗旱、抗病虫能力较弱,适于平地、山坡、有灌溉条件的肥沃 旱地栽培。采前遇风较易落果。 在栽培上因其当年抽生的枝条结果能力强,适宜密植和集约化栽培,株行距可2m×3m、2m×4m。枣粮间作的为3m×8m或3m×10m。

  果实经济性状:

  果实特大,近圆形,纵径4.1——4.9cm,横径3.5—4.6cm,单果平均重31.6g,最大单果重80g,果面不平,皮薄,淡红色,肉厚,绿白色,质地松脆,汁液中多,味甜。鲜枣含糖量22.75%, 含酸量0.368%,含Vc292.5mg/100g,核中太长纺锤形,可食率达 97%,品质上等,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优良鲜食品种。

  生长与结果习性:

  该品种系嫁接繁殖,结果早,树冠小,特丰产果实特大,品质上等,适宜鲜食。树势中庸,发技力强,树体高大,进入结果期早,丰产稳定。定植当年可少量开花结果,三年进入丰产期, 四年进入盛果期。

  新郑大枣

  新郑大枣

  又名鸡心大枣、鸡心枣,是河南省郑州市新郑的特产,素有 “灵宝苹果潼关梨,新郑大枣甜似蜜”的盛赞。红枣味甜、性温,是补血健脾美容的滋补佳果,而 新郑大枣以其皮薄、肉厚、核小、味甜备受人们青睐,成为枣类中的佼佼者。

  介绍

  “灵宝苹果潼关梨,新郑大枣甜似蜜”。新郑是大枣的故乡,大枣是新郑的象征。新郑种枣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多年的裴李岗文化时期。1978年,在发掘裴李岗文化遗址时,发现了8000年前的碳化枣核,说明当时在新郑一带,先民们就已开始种植大枣。春秋名相子产执政时,郑国都城内外街道两旁已是枣树成行。在汉代,人们已经认识到大枣的药用价值,新郑民间发现的汉代铜镜上就刻有“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礼泉饥食枣”的诗句。到了明代,新郑枣树种植已形成相当规模,明代十大才子之一的高启

 

  留下了“霜天有枣收几斛,剥食可当江南粳”的诗句。新中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郑市委市政府对发展大枣产业尤为重视,发展更趋区域化、规模化、科学化,枣树面积已发展到15万亩,品种达30余个,除灰枣和鸡心枣这两个优良品种外,还有六月鲜、九月青、结不俗、酥枣以及反季节的雪枣、冬枣等优良品种,年产红枣3000万公斤,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是财政部扶持的“大枣保护基地”。

  新郑大枣以其皮薄、肉厚、核小、味甜备受人们青睐,它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内含蛋白质、脂肪、糖类、有机酸和磷、钙、铁及维生素B、C、P等物质,是天然的维生素果实,营养价值极高。邓小平同志出访日本时,曾专门将鸡心枣馈赠日本天皇。大枣药用价值很高。枣树的叶、花、果、皮、根、刺皆可入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枣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用于治疗“脾虚弱,食少便糖,气血亏虚”等疾病。常食大枣可治疗身体虚弱、神经衰弱、脾胃不和、消化不良、劳伤咳嗽、贫血消瘦,养肝防癌功能尤为突出。“一日吃仨枣,红颜不显老”,就是大枣健康养颜的真实写照。依托品牌效应,新郑大枣比外地枣的平均价格要高出30%--40%,每年还吸引全国其它产枣区约1000万公斤的大枣在新郑流通,新郑已初步形成全国枣产品集散地,大枣制品远销东南亚地区及世界其它地方,年平均出口量达600万公斤。全市从事大枣加工的企业达280余家,并形成了以大枣生产加工为主的顶真食品公司、大红袍集团、奥星食品厂、郑韩香精厂等四个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开发大枣产品12个系列80多个品种,年加工大枣1170万公斤,其中烟用红枣精、大枣浸膏、枣王酒、香酥焦枣、人参蜜枣、枣莲王饮料、好想你枣片等产品畅销全国十四个省区和东南亚地区。

  新郑大枣

 

  新郑大枣历史悠久,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枣核化石证明新郑枣栽培史已有8000多年,春秋时曾有“桃枣荫于街”一说。新郑堪称大枣的发源地。新郑大枣品质优良;驰名中外,邓小平出访日本时,曾专门将新郑鸡心枣馈赠日本天皇,在新疆举办的全国枣类评比中,新郑枣品质名列千枣类第一名。全市年产鲜枣1500万公斤(历史最高年产达2100万公斤),产值6000余万元,占八个枣区乡镇农业总产值的10%以上,重点产区孟庄镇则达60%以上。大枣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比较健全,枣加工企业众多。1994年,原国家林业部,财政部将新郑定为“全国大枣基地县(市)”,1998年,成功策划举办了“98 首届枣乡风情游”,开发了“古枣园”、“玉皇观枣台”等著名景点,制订了新郑大枣产业五年发展规划,全国最大的枣产品集产地“中华红枣商贸城”和集一流的红枣新技术示范围园区“红枣大观园”也正在建设中,所有这些都将有力推动新郑红枣产业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

 

  新郑市委、市政府对新郑大枣产业非常重视,一直把大枣产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重点丰碑,并将枣树定为市树,1994年,原国家林业部、财政部将新郑定为“全国大枣基地县(市)”。1998年,成功策划举办了“98——首届枣乡风情游”,开发了“古枣园”、“玉皇观枣台”等著名景点,制订了新郑大枣产业五年发展规划,全国最大的枣产品集产地——中华红枣商贸城和集一流的红枣新技术示范围园区——红枣大观园也正在建设中,所有这些都将有力推动新郑红枣产业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

  新郑大枣的早熟品种有六月鲜枣、奶头枣、八月炸枣(又名落花红)等。这些品种,皮薄肉脆,甜蜜多汁,宜鲜食。中熟品种有灰枣、鸡心枣、齐头白枣、铃枣、结不俗枣、新郑红枣、麦核枣、黑头羊枣、木枣等。其中灰枣和鸡心枣为主栽品种,其面积和产量均占枣树总面积和枣总产量的99%,为枣中之珍品。晚熟品种有九月青枣、马牙枣等,产量高,甜蜜多汁,鲜食。

  中华枣乡风情游

  “八月十五到,遍地红玛瑙”。金秋是大枣收获的季节。这时来到枣乡,踏上那软绵绵的沙土地,看到那绿遍原野的枣林,面对满树清脆欲滴的颗颗鲜枣,心灵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陶醉,把您带回到大自然怀抱,融入翠绿的植物海洋中。在这里,您可以摘大枣、拔花生、吃农家饭、住农家院,享农家乐趣,还可以游览中华古枣园、黄帝观枣台、万亩红枣园、森林公园等景观,使您亲身体验丰收的喜悦,尽情享受和谐优美的田园风光,圆您一个轻松愉快的绿色假日梦。

  中华枣乡风情游活动是新郑市推出的一项集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知识性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活动,为久居闹市的城市居民提供了一处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全新的旅游场所。

  壶瓶枣

 

  壶瓶枣:主产山西太谷、太行山等地,可鲜食或制干。该品种树势强健,树体高大。果重19g,长倒卵形,皮薄,深红色,肉厚,质脆,汁中多,味甜,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7%,制干率35%,含糖71%。果皮稍具苦辣味。成熟期遇雨易裂果,落果较重,耐贮运力差。抗逆性较强,适应性较广,山地,平川均可生长。品质上乘,9月中旬成熟。

  这种枣树的优点是树冠大,产量高,寿命长,平均每株产量50公斤以上。果实平均每枚重17克,最大的可达30克。成熟后果皮暗红,果形上小下大,中间稍细,形状象壶亦象瓶,故称之为壶瓶枣。

  壶瓶枣皮薄、肉厚、味甜、核小,是生食的良种,制成干枣和酒枣更佳。壶瓶枣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沿南同蒲路南侧太谷南山的北麓,尤其是里美庄的枣树最为上乘。

  枣的悠久历史,中国枣是深受百姓喜爱的果品。它是由酸枣演进而来。枣树的栽培历史之久,地域之广,数量之多居世界之首。金丝小枣掰开半干的小枣,可清晰的看到由果胶质和糖组成的缕缕金丝粘连于果肉之间,拉长1—2寸不断,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金丝小枣因此而得名。小枣一般为椭圆形和鹅卵形,平均个重5—7克。它核小皮薄,果肉丰满,肉质细腻,鲜枣呈鲜红色,肉质清脆,甘甜而略具酸味;干枣果皮呈深红色,肉薄而坚韧,皱纹浅细,利于储存和运输。乐陵小枣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可滋补身体和辅助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肺虚咳嗽,贫血等病症的功能。

  金丝小枣  主要产地有

  1.山东省乐陵

  乐陵小枣的栽培,始于春秋,兴于魏晋,盛于明清,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诗经》,其中有“八月剥枣”的诗句。《战国策》亦载纵横家苏秦游说六国时言“绕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北魏时期,高阳太守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又记“青州有乐氏枣,肌丰核细,膏多肥美,为天下第一。”明、清两代是乐陵小枣发展盛期。明初,国家开始制订发展林果的政策,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曾颁发榜文:“......发展枣、柿,丰年可以卖钱,歉年可当粮,由官吏督办,违背者治罪”。由于历代帝王、官吏重视,加之劳动人民的辛勤栽培,乐陵小枣得到长足发展,至清代,乐陵已被称为“斗地打石粮,一年顶三秋”的风水宝地。清代诗人吴泰庞在《同登乐陵城晚眺》中写下六月鲜荷连水碧,千家小枣射云红”的佳句。民国初年,小枣生产继续得到发展。1993年陈潞著《枣与枣子加工》一书载:“乐陵,枣树面积39554亩,结果树152600株,产干枣356000担。”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侵华日军践踏乐陵大地,大片枣林被毁,产量急剧下降,到1943年,干枣产量仅5万担,比“事变”前的1933年减少30多万担。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特别重视小枣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办外的科技工作者也经常光顾乐陵进行科研、指导。1965年2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来乐陵视察,对小枣生产作了重要指示,1990年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李先念又专门为乐陵题写了“因地制宜,艰苦奋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词。1995年,乐陵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实施红枣工程,建设百万亩枣林,建成全国最大的小枣商品生产基地”的富民的战略。新发展枣树2000万株,改良劣质枣树580万株,嫁接冬枣128万株,无核小枣200万株,枣树总株数已发展到2500万株,其中结果枣树600万株,年产干枣7.8万吨。全市百万亩宜枣地全部实现了枣粮间作化,主产地之一的朱集镇已辟为全市的最大的“百枣园旅游区”。百万亩枣林,是全国最大的也是全国唯一的千年人工结果森林。已开发的30万亩枣林游览区,郁郁葱葱,100余个村庄点缀期间,乡间小路在枣林中蜿蜒崎岖,别有一番情趣。

  1995年3月,首批百家中国特产之乡命名宣传活动组委会,命名乐陵市为“中国金丝小枣之乡”。2000年3月,乐陵以其栽培的金丝小枣种植面积广、产量大、品质好、声誉高等特点,被国家林业局、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金丝小枣之乡”。

  乐陵从2004年开始在山东省星火科技服务基地建设办公室指导下建设富硒金丝小枣生产基地。2004年小枣(鲜)中硒含量0.043mg/kg;2006年该市朱集富硒金丝小枣(鲜)基地随机抽样检验硒元素含量达到:0.044mg/kg,比当地普通小枣增加了8倍,并且达到无公害质量要求。国庆节后干枣上市。

  乐陵市于1997年投资1.5亿元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红枣交易专业市场,年交易量达30万吨,销售网络覆盖广东、上海、江苏、海南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使乐陵市这一红枣主产地,成为了全国最大的红枣集散地。并且,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设立了办事处,加强对乐陵金丝小枣的宣传、推销。

  2.无棣金丝小枣

  无棣县金丝小枣栽植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300多年,现有百万亩枣粮间作,其品质、产量居全国之冠,被誉为“中华金丝小枣第一县”,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3.河北省沧州市,沧州枣树栽培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农民就获枣树之利。沧县、河间、献县、泊头、盐山、海兴等县都是小枣盛产之地。金丝小枣因为风味独特,成为我国红枣中的珍品,相传在1737年秋,乾隆皇帝 到沧州一带狩猎,途经献县,见路边风摇枣树,果实累累,顿时喜上眉梢,上前摘 枣一枚,开时金丝闪耀,吃在口中甘如含蜜,喜言道:“沧州自古草泽之地, 然金丝小枣风味殊佳,如是者鲜矣?”

  金丝小枣有20多个品种,其中大长身、小长身、大园身、小园身4个品种最多,占99%。在结果树中,100年以上的占4.4%,50年至100年的占30%,15年至50年的占57.6%,15年以下的占8%。据查,沧州现有数株千年以上枣龄的枣树,沧县王会头有一颗枣树,树龄1千多年,这棵枣树胸围1.8米,树高7.4米,枝展南北5.6米,东西6.2米。

  解放前,由于战争与自然灾害的袭击,全区枣树面积仅有14万亩。解放后,在中国&&&的领导下,人民政府重视枣树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力推广枣粮间作,枣树栽种面积增长更快,到1996年达到247万亩,总产量达1.15亿公斤。其中沧县种植面积76万亩,年产量4400万公斤。

  沧县是金丝小枣集中栽培的重点县之一,集中分布在黑龙港河以西的高川、闫村、黄递铺、杜生、崔尔庄、大官厅、史楼、大褚村、陈圩、纸房头一带,占全县种植面积的95%。高川乡有耕地63310亩,1985年小枣种植面积12720亩,318000株。

  1996年发展到2万余亩,枣粮间作5万亩,占土地面积的33%,年产小枣4500吨。

  目前,全市枣粮间作面积247万亩,年产量2.2亿斤左右。 金丝小枣以它的皮薄核小,含糖量多,营养丰富,肉质肥厚细腻,风味清香甘甜而驰名中外。金丝小枣鲜食脆而甘美,每100克鲜枣含维生素c500毫克以上,干制小枣甘甜清香,含糖量高达70--80%,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粗纤维、 无机盐、磷、铁、钙、钾、钠、镁、氯、碘、尼克酸和维生素A、B等,除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外,还有一定的医辽功效,有益心润肺、和脾健胃、益气生津、补备养颜之功能,我国民间早就流传着这样的谚语:“五谷加小枣,赛过灵芝草”。金丝小枣一直被誉为传统的上等滋补佳品,有“日食仨枣,长寿不老”之说。金丝小枣除生食外,还用于制作各种传统甜、粘食品,如枣花糕、枣棕子、枣粘糕、枣切糕、龙卷糕、长春糕等,还可加工制成蜜枣、糖枣、醉枣、鸟枣、脆枣、枣茶、枣汁、枣冻、枣酒、枣香槟、枣酱、枣罐头等。

  金丝小枣皮薄、核小、肉厚、营养丰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畅销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英国、法国、美国、新西兰、瑞士、加拿大和香港、澳门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沧州枣树栽培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农民就获枣树之利。沧县、河间、献县、泊头、盐山、海兴等县都是小枣盛产之地。

本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进行商业性转载。转载声明
中枣网温馨提示
  1)中枣网衷心提醒广大客户:本网报价以当地主流成交价为准,如您到当地收货,请事先联系当地报价员(经纪人),签署协议。避免因沟通不畅带来的不必要麻烦和损失。
  2)中枣网诚招全国各地报价员,要求:能及时、准确提供当地每天枣交易价格和市场行情,合作细节请联系:QQ:3558312459/434956480;电话:0537-3163973;微信:zao797
  3)欢迎广大朋友加我们的客服微信,我们拉您进群,以便交流各地价格、行情。
主办单位:天下良田网络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客服咨询:0537-3163973 客服咨询QQ:3558312459
承办单位:济宁市特色农业研究院 值班咨询:0537-3163974  值班咨询QQ:434956480
战略合作单位:中国蔬菜流通协会 客服微信:zao797 使用帮助QQ:3065847334
网站域名:www.zao7.cn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1033414号-12 本网站名称:中枣网
地址:山东济宁市高新区柳行街道红星东路京投SOHO 七楼 邮政编码:272000 邮箱:nongyanyuan@126.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 8:00-12:00、13:30-17:30(夏季14:00-18:0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六 19:00-21:00、周日 9:00-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