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枣网(www.zao7.cn)讯 “枣树素有‘铁杆庄稼’之称,具有扎根深、耐干旱的特性,是北方山区发展节水型林果业的首选良种。发展红枣产业,将拓宽革命老区人民致富之路;弘扬红枣文化,有助太行精神传承 ”。2018 中国红枣文化论坛上,河北省文化名人公益联盟名誉主席李九元一席话,成为参会各界人士的共识。
2018 中国红枣文化论坛 10 月 14 日在千年古县、中国红枣文化之乡行唐县神树湾举行。社会各界名家 120 多人莅会建言献策,助力太行革命老区的综合发展。
图为 文化、产业界与行唐县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中共行唐县委副书记田志介绍说,行唐县是太行山革命老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从陕北转战太行山时,太行人民手捧红枣欢迎子弟兵。行唐曾为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和中央工委驻地,行唐还是定址西柏坡的 " 决策地 "、全国土地会议的 " 筹备地 "、晋察冀野战军的 " 整编地 "、华北地区军政干部的 " 培训地 ",行唐老区人民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田志说,近年来,行唐县委县政府立足自身优势,以 " 文化兴县 " 战略为着眼点发展红枣产业,成立了行唐产业文化协会、红枣文化研究会等配套机构、申报了 " 行唐大枣 "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开办了 " 中国红枣文化网 "。全县红枣栽培面积 60 万亩,涉及山区丘陵 9 个乡镇,常年产量达 13 万吨,其规模、产量在全省、全国都名列前茅。创出 " 枣神女英牌农家枣茶 "" 甲壳素红枣 "" 行唐大枣 "" 中秋红 "" 红枣酒 " 等著名品牌,有 " 中国优质大枣产业基地、中国红枣文化之乡 " 等荣誉。
中国红枣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杨平围绕中国红枣文化产业发展做主旨演讲时说,红枣是中国固有品种,红枣主产区是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五省,新发展产区在新疆。目前全国枣树面积约 160 万公倾,产量达 730 万吨。产品数量、质量居所有干果之首。
图为 河北省文化名人公益联盟主席边国政谈红枣文化
河北省文化名人公益联盟主席边国政,用真实的故事讲述了红枣与中国共产党革命领袖的不解之缘,回顾了艰苦岁月红枣对百姓的生计、提升健康水平起到的特殊作用。谈到红枣文化时边国政说,从古代采食果腹到后来种植,及历代给帝王进食之品到诸侯相互问候礼品,至后代随着经济发展人们有意识地大规模种植,枣作为果品在政治、经济、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几千年的生活生产实践中,枣树与枣乡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种枣树、枣树养人,人树合一,生生不息。人们也写枣、诵枣、唱枣、画枣,枣就慢慢融入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逐步形成了枣文化。
边国政说,行唐不仅红枣栽植历史悠久,而且由枣衍生的枣乡文化世代传承发展,从 " 许由植枣拒尧禅 "、" 女英护枣找许由 "、" 乐羊借枣解兵困 " 等民间传说到 " 枣木杠 " 的枣酒文化;从 " 扭股车 "" 挑花杆 "" 吹歌打枣 " 等民俗文化到 " 枣树陪嫁 "" 枣树精神 " 的现代文化;从 " 端午枣粽子 "" 中秋枣果品 "" 腊八红枣粥 "" 春节蒸枣糕 " 的节日习惯到 " 早(枣)生贵子 "" 早早成才 " 的美好祝福,无不打上红枣的烙印,行唐被称为 " 中国红枣文化之乡 " 实至名归!
本次活动由中共行唐县委、行唐县人民政府、河北省文化产业协会、河北省文化名人公益联盟、河北省村镇经济发展促进会、中国安全食品检测中心、中国安全食品河北省推广办公室等多家联袂举办。同时还进行 2018 神树湾书画作品展、书画家公益笔会、河北知名作家诗人神树湾景区采风活动。
(来源:河北频道)【原题目:行唐县举办 2018 中国红枣文化论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