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绵阳市游仙区的500余亩冬枣园里,近百万斤的冬枣喜获丰收。一个个比鸡蛋还大的冬枣挂在枝头,让人垂涎欲滴。“今年的产量应该是80到90万斤,产值3000万左右。”冬枣基地负责人王洪伟介绍。
虽然今年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但由于枣园的喷灌、滴灌技术过硬,加上从国外引进的“环剥技术”,今年枣园仍然大获丰收。“通过环剥了以后,上部阳光光合作用带来的营养不会流向地面,地面充足的水分不能到达上面,这样营养节流之后果子的营养比较丰富,果子长得比较大比较甜。”王洪伟说。
据介绍,新桥镇冬枣种植基地每年都会对冬枣树进行5-6次环剥,在花期或者花后生理落果高峰期前一段时间,切断树干韧皮组织中养分向树下部分的转运通道,使养份集中于树冠,充分供应给开花、坐果以及冬枣幼果的发育。有了这项技术的加持,也让枣子的品质实现了显著提升,大过鸡蛋的枣子在枣园里随处可见。不仅个大,这里的枣还甜。经过专业的甜度测量仪检测,冬枣甜度为25,而麒麟瓜的甜度为17左右。
王洪伟介绍,枣园里的枣子属于“一代冬枣”,是经过多次改良的冬枣优选品种,冬枣丰收后,还能够做成系列农产品,包括冬枣茶、冬枣53度白兰地、脆冬枣等。全产业链线上线下共同销售,一年能创造收益超过5000万。该冬枣基地明年还计划利用绵阳中欧专列销往欧洲、东南亚等国际市场。
声明:以上文章来源于腾讯新闻,如涉版权,请通知0537-3163973删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