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临县白文镇庙坪村的山西茗玥茶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空气中弥漫着枣芽红茶的独特清香。公司负责生产的王祥高兴地说:“这几年,公司加大了与山西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校的合作力度,研发生产的枣芽红茶系列健康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企业规模逐渐扩大,带动群众增收的作用也日益增强。”
近年来,山西茗玥茶叶有限公司依托当地丰富的82万亩红枣林资源禀赋,流转2.5万亩为枣芽红茶原材料采摘基地,投入近亿资金,经历无数次失败,在传统制茶工艺上,融合枣芽叶特性,创新九道古法工艺研发成功枣芽红茶,并申报了两项发明专利。目前,公司投资6800余万元上马的第六代智能化数控全自动生产线,每日最大负荷可消化4万公斤的枣芽叶,以“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全县3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参与到枣芽叶采摘和收购中。
雷家碛乡双井沟村党支部书记李金桃是带领村民采摘枣芽叶增收的第一批“能人大户”。她说:“村民们在5月至8月三个多月的采摘期里,每日人均可采摘枣芽叶15公斤,日均收入120多元,不用等红枣下树,枣农就有了收入。”兔坂镇张山坪村的村民王金俊与爱人高利珍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来到公司上班,王金俊说:“我们两口子,一个月下来能挣7000多元,我还考取了国家中级评茶员证,有了这份就业保障,家庭生活与孩子们上学再不用发愁了。”
枣芽红茶项目不影响红枣挂果,枣农靠采摘枣芽叶就能有收入,不用担心秋雨连绵导致红枣裂果的问题,提高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在每年的采摘枣芽叶的季节,临县雷家碛、丛罗峪、兔坂、车赶、克虎等10个红枣主产乡镇的许多农户,就到田间地头采摘枣芽叶,原来熟视无睹的“废枣叶”变成了群众增收的“金叶子”。从2018年至2022年公司已累计收购枣芽叶3000余吨,枣农累计收益4000余万元,辐射带动3500余户群众实现采摘枣叶增收和公司务工就业,枣芽叶成了枣农们实实在在的绿色银行。
声明:以上文章来源于潇湘晨报,如涉版权,请通知0537-3163973删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