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巴中市通江县两河口镇龙头寨村李子园里满园葱翠,一颗颗饱满的李子挂满枝头,采摘青脆李的游客和客商穿梭于果林间。
有着“红军入川第一镇”之称的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两河口镇,距县城90公里,位于巴中、达州、汉中三市交界处。两河口镇因地制宜,巧用海拔高差产生的时间差,带领村民大力发展错季水果产业。经过科学论证,龙头寨村温差大,光照充足,发展李子产业,有比较优势。况且,当地的李子还比市场上其它李子大约晚2个多月出产,销路和产值更优。
为此,龙头寨村“两委”请来专家对地理位置、土壤、土质、气候等方面数据进行多方论证,招商引进一家农业专合社,发展种植了晚秋脆李、青脆李、脆红李、半边红等李子系列品种。
当山下的脆李销售接近尾声时,龙头寨村的脆李才开始采摘。“这里地势高,要比山下的脆李晚一季上市,时间差带来了更好的效益。”专合社负责人介绍,目前产业带正不断延伸,已辐射到了周边的木诺槽村、柏林包村等6个高海拔山村,共种植8000余亩李子,昔日荒山、撂荒地等变成今朝的“聚宝盆”。
“采摘期从7月底要一直持续到9月底。”该负责人说,目前正是青脆李成熟的时节,采摘的姑娘小伙子天天围绕在李树边忙碌,一颗颗清脆的果实带着雾气被放进果篮里,又被分拣包装后,快速发往重庆、西安、汉中、广安、巴中等地。
声明:以上文章来源于封面新闻,如涉版权,请通知0537-3163973删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