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枣网(www.zao7.cn)讯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通过应用新技术、新模式,让闻名疆内外的库尔勒香梨果更优、名更广,让当地的金牌林果产业更上一层楼。
新疆素有“瓜果之乡”的美誉,阿克苏苹果、库尔勒香梨、吐鲁番葡萄、若羌红枣、哈密瓜……名优品种在天山南北比比皆是,经过多年来的经营和努力,全区特色林果种植规模从380万亩扩大到2200万亩,成为全国林果主产区之一;同时,作为新疆特色优势产业,目前林果业带来的收入占南疆农牧民年人均收入30%以上,在一些林果大县甚至超过50%。可以说,在新疆,林果业的发展既关乎各地群众“果篮子”的丰盛程度,也关乎广大果农“钱袋子”的丰裕程度,依靠科技提高林果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编织好新疆大果篮,让新疆瓜果飘香更远,是新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抓手。
叫响新疆林果这块“金”字招牌,科技的助攻可谓功不可没。从生产到销售,树立品牌的每个环节都需要科学技术在关键处发力、在困难处助力。据了解,新技术、新农机的应用使林果业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同时生产效率则有效提高。比如给香梨授粉,单架无人机一天可授粉150—200亩,每亩梨园进行两次授粉的费用为50元,而传统的人工授粉每人每天只能授粉3—5亩,每人每天费用为180元,对比来看,科技带来的生产优势一目了然。
在保障果品品质的前提下,生产成本的降低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则为进一步扩大生产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仍以香梨授粉为例,传统人工授粉要抓紧在短暂花期内给数十亩梨花授粉,没有大量熟练的劳动力是难以完成的,这使许多果农对扩大生产望而却步。但是随着无人机授粉、弥雾机喷药等机械化生产的推进,大面积果园也能实现高水平管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29团5.5万亩香梨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特一级果率可达90%以上。事实证明,有了科技助攻,实现保质保量地扩大生产就不难。
高品质果品产量增大了,群众消费升级的需求就能得到满足,农民的钱袋子也会越来越鼓,不断创新的科学技术在推动新疆林果业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正持续发力,努力开拓出农户与消费者皆受益的双赢局面。
(来源:中新网) 【原题目:编好新疆大果篮须科技助攻 保质保量地扩大生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