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网讯 食品责任大于天,食品无小事。当前制假售假等食品质量现象依然存在,危害及影响甚至上升至国家层面。企业生产经营应当把食品放在首位,做实事,说真话,敢于敞开大门面对大众,面对监管机关,面对媒体说自己食品的。企业有这样诚信行为和理念,何愁企业没有好口碑?何愁产品没有消费市场?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也加大了对食品的抽检力度,媒体的舆论监督,更是希望能督促企业正视存在的问题,引以为戒,坚强责任意识,为社会提供健康的食品产品。
对食品问题,监管查处绝不手软。5月6日,从国家食药总局关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食品专项监督抽检信息公告获悉,本次专项监督抽检涉及糕点、白酒、葡萄酒、炒货制品和水果干制品等5类食品,抽检产品共计440批次,不合格产品31批次。
抽查样品中,乌鲁木齐市新医路企业乌鲁木齐南商果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天山圣枣,不合格项目为水分%,标准为≤15,实际检测为22.5,该产品被抽查为不合格。
针对发现的食品问题,该局已责成相关市局及时进行核查处置,食品批次的产品采取封存、下架、召回问题产品等措施防控食品风险。监管部门对不合格产品企业的核查处置,以及企业整改情况,中国食品报将予以关注。
|
![]() |
![]() |
![]() |